当前位置: 首页>>专题专栏>>高台时评

【原创】@农村基层干部 廉洁履职守牢“三关”

来源:中共高台县委组织部 作者:许博 发布时间:2025-07-18 09∶59
字体:【 打印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》,这是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量身定制的行为指南。面对乡村建设如火如荼、基层治理千头万绪,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当以“检身若不及”的自觉,在思想淬炼、实践锻炼、纪律锤炼中锻造过硬品格,守牢“思想关”“权力关”“作风关”,让清廉之风吹拂希望的田野。  

守牢“思想关”,以忠诚信仰筑牢根基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理想信念一旦动摇,廉洁防线便可能溃于蚁穴。近年来,个别农村基层干部因思想防线松懈,陷入“微腐败”泥潭:有的将惠农补贴视为“人情往来”,有的在土地流转中“暗箱操作”,有的把集体资产当作“囊中之物”。究其根源,是思想“总开关”生了锈。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一线,要深刻认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危害,从思想源头预防遏制腐败,增强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。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醒、红脸出汗,常敲思想警钟、常紧纪律之弦、常存敬畏之心,真正把《规定》的精神内涵转化为“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”的行动自觉,让理想信念成为抵御诱惑的“铜墙铁壁”。

守牢“权力关”,以制度铁笼规范用权。“小微权力”看似不起眼,实则关乎群众切身利益,如果不规范用权,损害群众利益,则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。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案例看,虚报冒领、截留挪用、优亲厚友等问题在农村仍时有发生。这警示我们,必须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农村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,是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要坚持权为民所赋、权为民所用,把“权”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工具,时刻保持如履薄冰、如坐针毡的用权态度,对照《规定》履职范围,以平常心对待手中权力,以责任心干好基层工作,切实做到抵得住诱惑、耐得住寂寞、守得住清贫,做到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。

守牢“作风关”,以实干担当赢得民心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。”现实中,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还存在“躺平式”应付、“突击式”迎检等形式主义倾向,严重损害党群关系。焦裕禄、黄文秀等优秀干部的事迹告诉我们,唯有脚踩泥土、心贴群众,才能找到履职尽责的坐标。农村基层干部要时刻以《规定》为镜,对照“负面清单”,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认真查找自身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,做到有则改之、无则加勉。要主动拆掉“隔心墙”,架起“连心桥”,多坐农家板凳,多听逆耳之言,把群众的“问题清单”变为“履职清单”,以实干擦亮清廉底色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